首页 >> 综合资讯
教育资讯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综合资讯 >> 教育资讯 >>
站内搜索:

海归增多呈年轻化趋势 一海归几家抢成过去时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5-1-6

  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财务金融管理专业的邹鑫宁2014年上半年回国,就业遭遇的尴尬让她感到困惑。在一次外企招聘会上,邹鑫宁面试三家企业全部碰壁,当天和她有着类似专业的海归居然有7人,她的优势已经不明显了。这不是个案,和几年前一名海归几家单位抢的就业状况相比,海归的“香饽饽”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近日,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对我省3395名海归就业情况抽样分析,海归的就业率达95.4%,比省内高校毕业生的签约率高出8.2个百分点。在回辽大军中,98.6%是自费留学(课程),其中八成以上是“80后”,且文科占绝大多数。随着海归扎堆回国,海归面临着和国内高校毕业生同样的就业压力。


  海归增多并呈年轻化趋势


  这几年,国内优惠的政策扶持和日益开放的就业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留学人员回国。近日,教育部发布的《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显示,2013年留学回国人数达到了35.35万人,是同期出国留学人数的85.41%,为历史最高值。


  近年来,出国留学的数量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广、年龄越来越小。记者从省教育厅国际交流处获悉,我省学生主要通过校际交流、合作办学和留学服务机构代办的三种形式出国,有20多家备案的留学机构,每年5000多人出国留学,其中比例最大的是高中毕业生,初中毕业生出国留学也呈上升趋势。


  同时,海归的结构也在悄然变化,年龄在22岁至34岁的占全部回国人员的95%,有接近七成的海归年龄在22岁至26岁。就我省而言,84%的海归是“80后”,缺乏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所占比例最大。这直接导致海归竞争优势锐减,面临工作难找等问题。


  一些海归“不接地气”


  一位IT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曾拒绝了一位澳大利亚回国的留学生,而聘用了一位国内高校毕业生,他认为国内高校毕业生在IT行业并不比留学生差,且更容易沟通。记者调查发现,在各种招聘洽谈中,很多用人单位把海归与国内高校毕业生同等对待,并不对其高看一眼。


  省社科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思宁认为,文化差异也是造成国内用人单位与海归之间的需求不匹配的重要因素。很多孩子十六七岁就出国,他们正值世界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经过三四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国外生活,全面接受了国外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再度回国后在价值观、道德评价及社会交往等诸多方面均表现得“不接地气”。


  而在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高级人才服务处处长白毅看来,留学回国人员就业优势不明显,集中表现在国内用人单位与海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专业选择与国内就业市场需求脱节。一些海归在出国留学时职业规划带有盲目性,所学专业中工商管理、应用管理学、国际金融、对外贸易等专业占一多半,而与国内就业机会秩序恰恰相反;岗位期望值与工作环境不匹配。出国留学时可能投入几十万元,回国后每月才挣三四千元,多数海归在求职中认为工资待遇低、工作环境差,无法接受。


  公共服务机制正在完善


  过去,大多数海归通过参加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或靠家人朋友托关系获取到信息与用人单位对接。为吸引更多的人才回国,今年以来,省就业和人才服务局专设 “留学回国人员服务窗口”,为海归提供就业、创新创业等相关方面政策咨询、身份认定、档案建立等服务。


  对那些打算但尚未出国的学生和家长来说,加强政策引导和专业指导非常必要。辽宁国际留学负责人董绪英告诉记者,全球经济一体化导致社会对于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一些更加贴近社会变化的新专业必将有用武之地。据了解,国外大学针对国际学生开设了不错的专业,比如针对国际会展,一些院校推出了体育管理、会展管理、房地产管理等专业;针对环保,推出了与环保相关的可持续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留学生可以在充分结合自身兴趣、综合评估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上选择专业。


  “留学前要做好职业规划,归国后更要迅速调整心态,不要太看高自己,也不能妄自菲薄。 ”白毅建议,留学归国人员在就业过程中既要找准定位,也需打破民营、外资、国企等身份意识,转变就业观念,积极把握各种就业机会。


  “有待建立公共服务机制。下一步,社会、企业、政府搭建培训平台,比如全面推进社会工作者服务,针对海归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文化’、‘跨地域’培训,运用个案、小组、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海归发挥自身潜能,建立社会关系,调整他们对国内工作环境的认识和适应,变得尤为必要。 ”张思宁说,不断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和人文环境,为海归就业创造良机。


教育资讯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