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摄入性会谈注意事项
1.态度保持中性:不可暗示诱导以免丢失客观信息。2.提问避免失误:不能随便提问以转移求助者谈话。3.绝不讲题外话:除提问和引导语外,不讲题外话。4.扭转会谈内容:不以指责性语言阻止求助者谈话。5.不给绝对结论:摄入性会谈后不应给出绝对结论。6.诚恳结束会谈:不能生硬话语结束以免引起误解。
七、归类解释与验证临床资料应考虑因素
1.整理归纳首先考虑与处置方案密切关联的资料。2.个体情况:求助者生物、心理和自我意识情况。3.环境条件:求助者人际、工作、生活环境条件。4.他人评价:对求助者一般印象、治疗情况评价。
八、临床资料整理归纳模式
1.一般资料:
人口学、生活状况、婚姻家庭、工作记录、社会交往、娱乐活动、自我描述、内心世界。
除上述提纲内容之外,求助者谈及的或调查了解到的其他资料另外列出,以供诊断时参考。
2.个人成长史:按社会心理学分期,给出婴幼儿期、童年期、少年期、青年期生活情况,婚恋史、疾病史,既往重大事件及现在评价。根据求助者的具体情况,一直写到求助时。必须明确家庭教养方式,性萌动体验及处理方式,退缩、回避、攻击行为。
3.目前状态
1.精神状态;按认知、情感、意志、行为模式、人格特征方面依次填写。
2.身体状态;睡眠、饮食、头痛、性功能失调等,躯体疾病、异常感觉。
3.社会工作与社会交往状态;(1)工作学习效率:活动效率下降,因病无法工作、学习而考勤不全。(2)社会交往状况:社交能力受损,接触不良,同事、同学关系不和。(接触不良是人际关系不好)
4.心理测量;(1)求助者是否做过心理测量。(2)心理测量目的及测量结果。
九、影响资料可靠性的可能因素
1、过分随意的交谈、咨询师的倾向性很可能给患者形成暗示,造成求助者的自我评价和环境判断的失真,这对所获资料有重大影响;2、同一个咨询机构中,收集资料者如果也是后来的决策者,那么,咨询师的早期印象可能影响最终诊断和咨询决策。3、资料的收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求助者经常会出现阻抗或言不由衷的情况。4、对初期印象和后来新资料之间的矛盾,假若处理不当,会影响诊断与咨询。
十、正确理解初步印象步骤;初步印象即初步诊断涉及三方面内容:
1.心理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2.行为问题的归类诊断形成大致判断。3.行为问题的严重程度形成大致判断。
形成初步印象的正确操作按三步进行:
1.对目前一般心理健康水平予以评估。2.对求助者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评估。3.对某些含混临床表现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