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药
护士资格
考试指南 | 考试资讯 | 复习指导 | 试题库 | 基础护理学 | 中医护理学 | 临床护理学 | CGFNS | 社区护理 | 心理护理 | 护理管理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医药 >> 护士资格 >> 临床护理学
站内搜索:

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传染病的防治原则
作者:城市网 来源:城市网学院 更新日期:2013-3-22
    一、控制和管理传染源
    (一)对传染病病人坚持“五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1.早发现和早诊断  大多数传染病在发病早期传染性最强,因此发现越早,就越能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消除疫源地。同时,对病人的及时诊断,可以使病人得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有效地防止疫情地进一步扩大。
    2.早报告  根据我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一旦发现传染病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尽早报告。
    3.早诊断和早治疗  尽早隔离传染病病人是防止疫情扩大的有效方法,隔离期限应根据各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实施;对传染病病人进行早期治疗不仅可减少传染源、防止进一步传播、扩散,还可以防止病人转变为病原携带者。
    (二)对传染病疑似病人的管理
    对传染病的疑似病人应在及时报告的基础上。尽早明确诊断。
    (三)对传染病接触者的管理
    接触者是指曾接触传染源而有可能受到感染的人。传染病接触者接受检疫,检验期限从最后接触之日算起相当于该病的最长潜伏期。检疫内容主要包括留验、医学观察、应急预防接种和药物预防等。
    (四)对动物传染源采取有效管理
    对有经济价值且对人类危害不大的动物传染源,应采取隔离治疗;对无经济价值且对人类危害较大的动物传染源,应彻底消灭。
    二、切断传播途径
    作为社区护理人员,应根据传染病的不同传播途径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呼吸道传染病,应以切断空气传播途径为主;对肠道传染病,应以切断食物、水源或接触传播途径为主。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易感人群,可采取免疫预防、药物预防及个人防护等方法进行保护

护士资格考试通关必备网络课程免费试听>>
护士资格相关文章: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会员专区 - 客户服务 - 疑难解答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10 cn.cityy.cn 城市网 版权所有
中国·城市教育 粤ICP备06023013号